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新能源汽车维修这职业会有前景吗?
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有很大前景
对于年轻的汽车机修工而言应该开始为转型做储备了,并且在转型的第一节点敢于尝试,前景必然很大,因为不论是否原因承认燃油车都要成为过去式。
两点原因
1、一升燃油数公斤的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非常夸张,作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的国产必然需要开始治理,否则上世纪的伦敦尾气蓝雾事件也会在咱们这上演;对于汽车尾气的严格控制英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也出现过严格的约束,所得“工匠德意志”因排气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平均换车周期仅为5年左右,不换车的话老车用车成本是很高的。
那么中国汽车保有量连续十几年的爆发式增长,目前已经突破了2.4亿,面对如此多的汽车出现今天这种严格的排气控制也就不需要感觉奇怪了。
2、全球探明的石油储量不足2000亿吨,而全球每日以约1564万吨量消耗,如此夸大的消耗量仅足够支撑全球汽车使用30余年;不夸张的评价汽车承载了经济发展,因公路运输国内比例高达70%左右,然而承载汽车运转的正是石油,一旦石油枯竭或出现供不应求导致价格疯涨,直接影响的是民生。
所以寻找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全球主要国家的主要课题,最终的结果均为以自然界的风光水热能方式获取的【电】,因为只要太阳系不崩塌地球不毁灭则“自然取电”不会中断,这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也是最终的方式。
确定了汽车的最终形态,剩下的则是转型以及配套。
转型依靠补贴和共享等方式已经快速的普及,在300万台左右保有量的基础上各地区都在快速的增长;在保有量加大后各地又转型兴建充电站,在过渡转型阶段能也只能做到电动及混动汽车的使用保障。
而维修保养被死死的捆绑在汽车销售商售后,因为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电压均在500V左右,这一等级已经属于高压电;带电维修不仅需要汽车维修知识的储备,电路系统的维修检测养护资质也必须要获取,否则是不允许维修新能源汽车的。
目前第三方维修机构凤毛麟角,但只要存在则经营状态都很理想,因大量的车主要以高成本维保检测汽车,如果有的选择且有保障则会有足够垂直的客户群体。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养护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有学习能力和欲望的话应该加紧知识储备了,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都需要面对的。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已经是个必然的趋势了。我觉得应该趁着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完全普及,在别人之前将这个技术掌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很大的财富空间。
谢邀,要论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有没有前景,必须要提的几点:
1、有没有前景要看国家政策,汽修这个行业是属于汽车后市场,中国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在2亿辆左右,这里面的机会是相当大的,而且这个市场是完全的线下市场,不存在网络的冲击,不论你在哪里出了故障,最终都是要到店端处理维修,最近十年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在快速发展,增长率都在40%以上,所以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
2、技术含量,前景一定要谈这里面的技术门槛,新能源车除了传统汽车的内饰、底盘和钣金之外,不同于传统汽车的是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这里面需要学习的有高低压电路,电机控制系统,DCDC转化系统,充电控制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等等,这些系统在燃油车上基本是没有的,也就是说你要重点掌握这些才能正常维修一台新能源车,至于电池系统,这些都是厂家负责维护,个人不建议维修,而且也没办法拆解维护的。
作为威马车主,新能源车维修和升级需要更深入的人才,并不不局限于传统燃油车的维修,成熟的电动车模块化生产,维修基本换模块,对于ecu等刷机会增多,这方面没有专业培训根本做不到。市场有空白,但是水太深。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一定能应付。所以。慎思。
相对来说对于这种新生事物来说的话,这块的保养还是比较短缺的,但是能向车主提供这块维修保养服务的场所,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品牌4S店里。
新能源汽车时代,不知道其它的汽车维修及各路后市场服务保障机构有没有具体的行动,能够看到积极思考不见准备行动的维修店还是很多,这样在新能源浪潮中注定会被淘汰掉。
另外有一点,现在汽车维修也倾向于智能化,尤其是考虑到以后的新能源汽车可能直接连上电脑一键就查出问题了,从技术含量上来说可能要求会降低。
上海运浦新能源靠谱吗?
上海运浦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11-27,法定代表人为梁启云,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MA1H3D3T28。企业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老芦公路536号,所属行业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一般项目:从事新能源汽车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汽车租赁;二手车经销;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市场营销策划;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品牌管理;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上海新能源货车限行规则?
2019年5月7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为便利货运车辆通行,优化车辆通行管控,对符合标准的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除特殊区域外,对纯电动轻型货车原则上不得限行。
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已有上海、深圳、天津、西安、合肥、太原等17个城市对新能源物流车开放了路权,部分城市仍然没有发文放宽新能源物流车通行条件。此次,13个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原则上不得限行,将为新能源物流车在全国的畅行提供政策背书。
在此之前,上海市规定,本市货运车辆在周一至周五的07:00-20:00不能进入限行区域。外地货运车辆7:00-20:00在限行区域禁止通行。
但持有上海市通行证的纯电动货车不受限制,除了在设有“禁止货运车通行”禁令标志的道路(含高架道路)。
上海新能源货车没有通行证能进市区吗?
不能进市区
上海规定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营运,涉及行业许可管理的,优先发放相关专用营运额度。而且,新能源货车可免费办理通行证。
上海市规定,本市货运车辆在周一至周五的07:00-20:00不能进入限行区域。外地货运车辆7:00-20:00在限行区域禁止通行。但持有上海市通行证的纯电动货车不受限制,除了设有“禁止货运车通行”禁令标志的道路(含高架道路)。
不能进市区的。
上海市公安交管部门在现有交通管理规定和框架下,给予纯电动货运车通行便利。上海市先期向纯电动货运车发放3000张《货运汽车通行证》,纯电动货运车可凭《货运汽车通行证》在市区内通行,但不得在设有“禁止货运车通行”禁令标志的道路(含高架道路)行驶。
蔚来汽车“梦碎”,亏损超两百亿,终止上海建厂计划!新能源汽车,只能是亏损吗?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新能源汽车并不必然亏损!
蔚来汽车终止在上海建厂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上海的高成本不适合蔚来汽车这个没有一点制造业经验从零开始的新人类企业。
将造车基地选择在汽车零部件和汽车产业熟练工人更好的江苏某一个地方也许更好!
现在深耕与江淮的合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路径。等到年产15万台时再规划全新制造基地即可。
一个基地30亿左右也可以负担起了!
现在虽然亏损将近200亿,但成本摊销不是拿初期的全部投入摊销。
风物长宜放眼量——车已经上市,制定好营销策略,尤其是目标市场策略最重要。
没有深入其中,但从市场不利信息看。至少对目标客户定义不清,市场投放策略值得商榷。急于求成的骚动对市场信心影响比较大。
很多新能源车企都在高喊巨亏,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曾在某新能源车企担任高管,看到的所谓巨亏都是言过其实。新能源车的关键技术是“三电”,即电池、电控、电机,中国车企一般自已都不造“三电”,只向配套厂提供数据,配套厂按车企要求生产供货,当然,因各个车企的整车、参数不同,如果涉及新品的特殊要求或开发模具,车企与配套厂可以共同分摊,车厂最大的投资在车体模具和总装厂建设,一般一套C级车车体整套全序模的开模费用不会超过6亿元,加上内饰、内装件的开模费用约4亿元左右,灯具、外饰件开模费2亿元左右,行车控制软件设计开发费用3亿元,如果再算上前期专业设计团队的设计费用,如外型内饰设计、油泥造型、3D打印、3D数据采集处理、专业评审评估,所有费用大约会花费3亿元左右,至于制动、空调、转向、传动、传感器等系统,可以完全借用已成熟的燃油车系统。总之,抛上天,一个新车的全部开发成本也不会超过25亿元。如果车厂要自建总装、涂装工厂,建设一个年产20万辆的工厂的全部费用大约需要投资30亿元。但目前国内的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根本不需要再建工厂,只是把原燃油车生产线稍作改造就可以生产,而很多所谓互联网新能源车企根本就没有工厂,而采用交给传统车厂代工模式(与苹果、小米等手机企业类似),省下了大量投资。那为何有些新能源车企动不动就高喊巨亏几百亿呢?这里面有二种情况,一是企业管理混乱,无节制乱投滥用,而这些有相当部分成了各级人员的高薪高福利,加上相关人员吃差额拿回扣,可以把5、6亿的开模费整成10多个亿,由于技术落后,品质差劲、无市场竞争力或无法快速投入市场造成资产资本闲置,产生的较大财务成本和管理费用,最后堆积形成巨额债务。二是有的车企就根本无心造车,而是借新能源汽车的名进行资本运作,圈钱、骗补,把搞到的钱通过特殊手段转移、腾挪、做假帐,最后以亏损缺钱再次骗取公众、政府、银行更多的投资和利益。纵观现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一些贪婪的人心。
特斯拉亏了14年,年产数十万台车还亏损怎么没人去黑。一个成立不足四年,投产未满一年的车企要求他盈利。都是PPT赚快钱,这舆论导向都是向着快钱去的。完全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汽车行业,从初创到盈利,起码要五年时间,而且,生产规模要达到10万台以上。保时捷就是高端车的盈利楷模,蔚来就是往这个方向走,而且还是汽车的海底捞!赞!比那些加价加装潢的BBA,强一百倍!
蔚来已来,但带来的是互联网造车失败的消息,蔚来失败在哪?
这几天的新能源汽车界爆炸式新闻莫过于万众瞩目的蔚来汽车梦碎2019了。
亏损超两百亿,终止建厂计划,这仅仅是2019互联网造车势力噩梦的开端罢了,当初品牌声势最浩大的蔚来电动车,号称佣兵百万,能人志士无数,如今却是断壁残垣,四面楚歌,各大汽车企业都等着这老哥乌江自刎。自此战之后,蔚来面临的基于可能是彻底的崩盘。
关于蔚来汽车,大家有太多太多话要说。
蔚来是14年由各个大佬联合组建,旨在开发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打造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品牌。蔚来创造过历史,电动汽车行驶的最高海拔记录。EP9创造了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历史圈速纪录。这一切的一切在ES8上市之前都是那么美好,可惜,成败就在一瞬之间,大厦将倾,独木南枝,没有量产的盈利,以前再多的辉煌也将陨落。
其实从蔚来量产车失败久可以看出互联网造车势力和传统车企之间在制造业方面的的差距,首先是从设计到落地之间的管理问题,这个真的需要时间去积淀的,需要时间去修正,一个互联网公司,从来没有接触过制造业,制造问题不仅仅是弄一个制造团队,买一堆机器久可以解决的。第二个就是专利技术的积淀,一些真正的大佬是蔚来挖不走的,导致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解决,汽车其实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把车身,地盘,电子器件等零件组合起来就完事的。更需要几十年经验老者的评估,而我们蔚来汽车其实在这方面十分弱势。
蔚来汽车需要时间,就像是特斯拉一样,在摸清楚量产车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特斯拉也在亏损,许多问题都是需要时间的来解决的,蔚来虽然这一次败了,但中国从来不缺有梦想者,蔚来如果有决心,一定可以东山再起,再创辉煌。许多人也说这互联网企业就是为了骗补,我引用一下鲁迅的话,”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希望蔚来真的有梦想,勿忘初心。
我真觉得国人的心胸啊……非得墙倒众人推吗?未来汽油车的淘汰是必然,我们如果连弯道超车都不敢尝试,而一味只跟着国外的OEM分残羹剩饭,那剩饭真的那么好吃吗?那么点鱼尾的利润,真的很有很大赚头吗?
我们的国家从走路坐轿骑自行车发展到今天的家家有汽车,这个发展路程也很长……骑自行车的时候,你能想到未来有一天家家有汽车的日子吗?所以燕雀岂知鸿鹄之志……
国家发展到今天,为什么我们不能放开胸怀,给有创新意识的人们一个勇于尝试的机会?尝试一下新技术新方向有什么不好?
如果说蔚来过去一年的业绩不好,哪个新工厂启动的时候不是花钱最多的时候?汽油车的主机厂如果也投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不见得花的钱更少!
我是很欣慰能在马路上看到从我身边开过的那一抹蓝,一抹蔚来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整合上路,不是一般企业能做到的。光凭这一点勇气,理想,情怀,就应该再支持它一点,包容它一点,再让它成长一会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22720.html发布于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