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dfnjsfkhak

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

dfnjsfkhak 前天 14
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否突破技术瓶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否突破技术瓶颈,革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呢?

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否突破技术瓶颈,革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呢?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最大的应该就是续航问题。而续航问题又是由很多因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件就是电池。那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电池技术的技术瓶颈在哪里,我们又可以怎样去克服。

电池最主要的问题是能量密度的问题,目前主流汽车厂商主要采用的是三元锂离子电池,而宁德时代推出的NCM 811电芯的能量密度是目前在售车型最高的,达到了约300Wh/kg,而成包之后,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在约240~260Wh/kg。假设一辆电动汽车采用了60kWh的电池,那么电池包重量就在240kg。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个重量没有概念,我们可以算一下,一辆A级轿车整车的重量在1600kg左右,那么一个240kg的电池包就占整车重量的15%。而整车重量的加重又回导致车辆阻力变大,最终导致续驶里程减少。所以如何增加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是行业内的重点也是难点。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高续航低成本就无从谈起。

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消息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的动力电池技术还是名列前茅。最近宁德时代推出了全新的CTP技术,取消了模组这一概念。目前在电芯能量密度无法短时间提升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电池包的成组效率,宁德时代给出了一个答案。简单的说,目前一个电池包组装的过程是:电芯—模组—电池包,而CTP技术去掉了模组这一中间环节,电芯直接成包,提升了约10%的成组率,换句话说整包的能量密度提升了10%,而同样的,如果采用同样的电芯数量,一辆载有CTP电池包的车会行驶的更远。

当然在新能源领域目前的技术瓶颈还有很多,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的发展,许多技术都跨入了国际一流水平,但是目前来看,我们也不能够盲目乐观。在新能源三大件—电机电池和电机控制器,我们也只有电池能够迈入国际一流的行列,电机电控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随着科技得进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是巨大的是国家的重要科技战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驭一定会突破技术瓶颈,我国在电池技术当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五到十年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会达到70%以上.

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来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似乎是走偏了方向,让我们的潜意识里,感觉新能源就是电瓶车。

然而随着第一批绿牌车年限的到来,更换电瓶潮也随之到来,不仅仅价格高的离谱而且旧电瓶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更大的污染

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能源车的路似乎可选的不多了无非是以下几个

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研究高储能电池,高寿命电池,来解决续航短,重污染的问题

2.混合动力在现阶段仍然是一条完美的过度纯新能源车的路

3.燃料电池方向,现在比较火的是氢燃料电池,比热更高,产物无污染,充氢时间短

转回正题,我们的新能源车确确实实到了瓶颈的时候了,希望我们在新能源车2.0时代依然是领跑者


我们在新能源技术上仍不可乐观!

其一,核心技术缺乏。虽然我国的动力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仍未研制出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仍然缺乏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去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那就只能模仿其他拥有核心技术的强者,无法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其二,专利仍是短板,布局不够全面。在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竞争中,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995-2015年期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总计185537件。汽车强国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占全球总申请量的46%,具有绝对优势。我国紧随其后占比18%。但我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整车控制及附件方面,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方面的专利申请较少,说明中国在关键部件研发方面投入较大,但对整车专利布局较少。根据《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6》数据,我国专利申请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差距明显,短板凸显”的问题,专利申请质量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专利创造与储备严重不足,国内核心专利申请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

尽管国内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取得一定的成果,随着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度进一步提升,传统汽车巨头及新生代的汽车公司纷纷把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加大在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他们利用整车平台设计的传统优势及长期积累的技术储备,在整车设计、核心零部件方面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部分领域国内自主品牌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甚至差距逐渐拉大。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进入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加速融合。

对我国来说,这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要继续发力,积累提升自身技术,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大专利布局力度,早日摆脱核心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49649.html发布于 前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