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董明珠:不惜成本投入新能源汽车,不会先想回报问题,你如何看待格力汽车的前景?
- 董明珠要造新能源汽车是真的吗?如何看待她对珠海银隆收购一事做的回应?
- 董明珠折戟银隆新能源汽车后,转而投入芯片,这次她会成功吗?
董明珠:不惜成本投入新能源汽车,不会先想回报问题,你如何看待格力汽车的前景?
一,先看看下面的图片,就是董小姐造出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品牌标志比奥迪多一个圈,汽车名字是银隆。相比一直在努力造车的贾跃亭,董明珠还是更加靠谱,至少引领新能源汽车已经造出,贾跃亭的FF汽车至今的影子还不知道在哪里。
二,董明珠在近日演讲的最新表态,要建设自己的研发队伍,不惜成本的投入,打造出中国制造的品牌。
1,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汽车产业的研发队伍建立,相比手机和空调产业,谈何容易。
德国宝马和奔驰的研发队伍,是具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并且研发建立在德国强大的汽车产业土壤之上。国内汽车行业在传统汽车领域,一直没有形成自主品牌,也没有强大的自主研发队伍。
格力手机,在前期属于雷声大雨点小,手机做的很一般。如果连手机都无法做好,怎么能做好更加复杂和专业的汽车呢?苹果手机称霸全球,但是,苹果汽车一直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形成汽车的产品。谷歌汽车,也是一直没有研发成果。苹果和谷歌,两大超级巨头做汽车,目前都是失败的结局,它们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才在全球是前三名。
2,不惜成本的投入新能源汽车。这个豪言壮语,似乎应该是贾跃亭的口号,他一直在烧钱投入FF汽车,确实没有考虑成本,不断圈钱和融资的投资,可是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相信贾跃亭的造车梦。
在商业角度,不惜成本的投入,本身就是一个赌博,成本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格力董明珠的豪言壮语,是否会把银隆汽车做成第二个FF汽车呢?做空调的格力,虽然收入和利润不错,但是在造车的巨大投资面前,需要多少台空调的利润才能支持造出一部新能源汽车呢?
一直想收购银隆,却被股东会否决,还摘掉了她的乌沙,但她仍在继续努力,说得对,做新能源,企业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不能先想回报,二是要带着责任心去为地球做点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董明珠是个值得让人尊敬的女人。
这是大势所趋,首先电动汽车所造成的污染可以规划集中控制;再说国内汽车厂商在传统内燃机上没法跟外企竞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且在国际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而发电用的煤炭资源丰富且产能过剩。不管董明珠投资的电动汽车最后发展怎么样,对于国家和老百姓来说都是好事,必须点赞!!!
从企业大方向的角度来说,选择投入新能源汽车是对的。首先,新能源的研发在未来,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的层面的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可见,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与国家方向一致的,所以就这个领域来说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所谓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就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这些领域的研究可以说是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的指标。
所以,董小姐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出中国制造的品牌”,还是很有远见和情怀。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而珠海银隆网站恰好这是一家以新能源产业为经营核心,专门从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车驱动系统总成、驱动电机、电动节能空调、充电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的科技企业。
所以,对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演讲时在谈到新能源汽车时表示,一定要建设自己的研发队伍的话,就格力与银隆的实力来看,技术上应该不是大问题。缺乏的估计也就是投入。为此,不惜成本的投入,而不是先想到回报的做法还是有些道理。
有些未开垦的道路必须有人先不计成本的去开发,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套路。
一说到董小姐造车,我们就会先想起来董小姐造的其他两件产品,格力空调和格力手机。然后再想起董小姐本人。
1. 董小姐的空调和手机
格力空凋连续几年排名全国第一,销售额稳定在1000亿以上,2017年预计将达到1300多亿。而格力手机虽然频频传出销量暴涨的新闻,但由于基数仍然很小,尚不具备很大的市场影响力,要走的路还很长。
2. 董小姐本人
董小姐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网红。相比于她在格力的头衔,想起她更多能让我们联想到的其实还是她与雷军的10亿赌局,给格力员工涨薪,自掏腰包投资珠海银隆,对于格力“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以及在推广格力手机时的自信。
无论如何,董小姐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所以,现在造成的人那么多,从蔚来汽车到小鹏汽车,市场虽然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但绝对没有像董小姐这样的话题性。
3.董小姐造车
在空调领域拿下全国第一的宝座之后,其实格力空调这几年的销售额没有大幅度增长,这个行业仿佛遇到了天花板。所以,另外寻找新的增长点就是董小姐的战略核心,从手机到汽车都是这样。
去年,董小姐联合王健林等几位大佬入股珠海银隆,并发布了采用银隆钛酸锂电池的首款SUV。这款车最高车速可达12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大于200公里。据说银隆钛酸铁锂电池的优势在于寿命长达30年、并且充电时间极短,充电桩模式下只需6分钟就能充满。此外,还有银隆艾菲、中巴,公共汽车,皮卡等车型出现。
董明珠要造新能源汽车是真的吗?如何看待她对珠海银隆收购一事做的回应?
董明珠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企业家,我们都很配服,就是有一点让人想不通,美的在收购库卡时,她说别人是偷啊,这的那的,不是中国创造啊!可是在她想收购银隆买的美国落后的态S铝电池技术怎么态度就变了呢?怎么就没想到不是中国创造了呢?
相信董明珠想干的事都是下决心一气干成功不可。当然,天有不测风云,无论是手机还是银龙的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先后都遇到各种各样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所造成,相信董明珠有能力逐一得到合理解决。
非常兴奋,董明珠一个女性企业家,受到众多人的观注,首先是女性的骄傲,她是甩开膀子干出来的,为中国人民做出了贡献。其次,我认为她选择收割银隆有她的理由,她是企业的领导,不是技术员,我认为她涉足新能源汽车这块并没有错,京东刘强东的送货汽车上线,百度李彦宏的智能车在春晚展示,刘强东、李彦宏并非汽车制造业,也不玩智能,都成功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是靠人才发展起来,不光是靠自已,董明珠对员工的厚爱相信会找到这方面的人才,并肯定能让人才尽情发挥才华,事情的成败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在收割银隆中所发生的在常人眼力无法接受的事实,也许正是董明珠求之不来的,如果说认为这件事必败,那么我认为是低估了董明珠在商界的能力,做为一名女性,打出一片江山真的不容易,我为董明珠祈祷,为她加油!展示中国女企业家的魅力!!
董明珠折戟银隆新能源汽车后,转而投入芯片,这次她会成功吗?
董明珠近年来还真是喜欢多元化发展,但具体情况不一样,投资芯片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投资新能源汽车是董明珠的个人大手笔,并非格力电器,珠海银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秀,是半成品并非成型巨头,董明珠逐步晋身二股东并管理层渗透形成了如今把控珠海银隆并以创始人魏银仓对战的一幕,在近年的经营策略上的分歧导致了珠海银隆内部乱成一锅粥,过度高速的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次是格力电器投资30亿帮助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核心资产是原来恩智浦(国际前列的半导体巨头)的标准器件部门,间接入股闻泰科技,也实现了参股优质芯片企业,要知道安世集团早已经是国际前列的优秀芯片企业,借助参股的关系,以后在技术和业务合作的层次有利于格力电器自身芯片业务的发展,此前格力电器已经斥资10亿元成立了自己的芯片企业——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再加上国家重点扶持芯片行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董明珠带领格力投资芯片,其实未来成功造出芯片的可能性较高,只是可能难以做到行业巨头的格局,毕竟术业有专攻。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简单地说 无法判断。因为芯片所指的范围非常大 相信董阿姨自己都没搞清楚她所指的500亿投向的目标在哪里 泛泛地说要投芯片 本身 就像个笑话。如果是高端的芯片 通用芯片 那肯定完蛋。因为不仅仅钱不够 董阿姨连基本概念都没有。如果是和空调相关的控制芯片 智能芯片 很简单 500亿也不一定需要 而且还不一定轮得到格力来做 有点小题大作。因此 董阿姨的这番豪情壮志 和之前做手机 做新能源汽车 如出一辙 有点莫名其妙 看不懂……
董明珠折戟新能源汽车,现在又转战芯片产业,成功的可能性依然非常渺茫。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芯片产业,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这两个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产业还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并不成熟。对于这两个行业而言,最需要的是创意和创新。
而董明珠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最擅长的则是管理。白色家电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董明珠正是因为在这方面具有专长,才把格力从南方的一个小厂改变成为国内最著名的家电产业集团之一。但是董明珠擅长的这一切,对于高科技产业并不是用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创意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流程化、模式化甚至军事化的管理对于高科技产业不仅无利反而有害。
此外,更重要的是董明珠欠缺创意。前几年,董明珠不也领导格力集团进军智能手机产业,当时董明珠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以格力的制造能力,造出的手机结实耐用,一定会有很好的销路,但是事实上,格力手机因为缺乏创意,被市场彻底否定。
不仅如此,董明珠还欠缺对高科技行业的判断力。2013年央视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礼上,雷军在颁奖环节中请马云做见证人,说五年内小米营业额会超过格力,希望董明珠赔给自己一元钱。 董小姐不甘示弱,称如果格力被超越愿意赔10亿元。现在距离这一赌局揭晓,只剩最后一个季度,小米和格力的营收差距应该已经非常接近,8年的小米赶上27年的格力,已经完全超出了董小姐的想象。而最近五年来,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互联网企业还不是小米,董小姐进入高新兴领域无论是对上爆发式增长的美团、摩拜还是巨无霸式的阿里、华为都很难有胜算。
中国必然会突破芯片制造行业的瓶颈,成为全球芯片制造的大国和强国,但是带领中国实现这一突破,必定不是董小姐。
谢邀!这个问题得分开来说:
第一,董明珠是个人投资银隆新能源汽车的,折戟或成功理论上与格力电器无关!尽管现在有人爆料格力与银隆还有“见不得光”的关联,若事实是真的话,这是她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操作,承担责任的是董明珠本人。
第二,格力电器投资芯片则是企业集体行为,董明珠是作为格力董事长存在的,当然她的作用很重要。
这次格力通过投资参股闻泰科技间接参股安世集团而介入芯片行业,我反而觉得是正确的选择!
以这件事来看:一是可能格力已经觉察到了独自做芯片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肯定已是困难重重;二是董明珠可能不会再是下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了。因为董小姐的固有风格以及强势的彪悍性格是不可能作为参股股东去做芯片的,变相认输不是她愿意做的。董明珠通过她主导下的格力做笔芯、手机,介入新能源汽车等证实她不是一位优秀的决策者。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应去抹杀她作为一名极其优秀的销售及管理者,对格力电器的功劳。但随着社会及科技的迅速变化,其原有的知识及性格是有所不足,思维有点跟不上趟了,这也是事实。
格力电器投资参股闻泰科技包括间接参股安世集团的合作方式应是多赢的局面。作为全球重要的家电厂商的格力电器,需要大量的优质元器件,双方合作将有利于闻泰科技的业务从消费电子扩展到空调等白电领域,并扩大安世集团的产品在家电领域的市场份额,从而给作为上市公司的闻泰科技及安世集团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而对格力电器来说,除了标的资产良好的投资价值外,有利于格力加大与闻泰科技、安世集团在通讯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芯片等业务上的合作。格力可借助闻泰科技的5G研发能力战略性布局5G产业链,紧抓5G平台下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巨大业务机会,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在智能家居、智能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内的“多元化”稳健协调发展,提升公司的整体业务能力。所以,格力投资闻泰科技、间接参股安世集团是正确的选择!
一家之言,请朋友们指正。喜欢的话,请加关注。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董明珠对新能源汽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20341.html发布于 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