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立国之战-新能源汽车帝国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立国之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立国之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传奇的立国之战?
立陶宛这个国家只有200万人口,但是为了抵抗苏联的武装干涉,超过100万人走上国境线。有老人、有孩子,他们捧着蜡烛和玫瑰花挡在了苏军前进的道路上,他们的对面是50万苏军和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这些苏军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杀气,他们不敢前进。既然陆地进展不太顺利,那就空降兵出动吧。苏联最精锐的76空降师在立陶宛首都空降,但是就在这些苏军准备发动进攻时,一大群牧师、修女抱着耶稣圣像挡在了苏军的面前。如果这些苏军敢践踏耶稣,那苏联以后就不用在西方混了。就这样,戈尔巴乔夫只得命令各路苏军撤退。苏联在经过八一九事件之后,叶利钦掌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面对复杂混乱的局面,叶利钦同意立陶宛独立。立陶宛在被苏联统治了50多年以后,再次恢复了国家的独立。
大唐立国之战,李渊如何拿下长安?
先说战争结果,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诸军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
十月二十七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础!前后不到二十天,看似风轻云淡,其实是运筹帷幄!
首先李渊起义前,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招集到一万余人。然后北联突厥贵族势力,依靠关陇、河东地主集团的力量,宣称尊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传檄郡县,起兵晋阳,建立了起义基础,做好了政治宣传!
其次,李渊军围长安后,并不急于攻城,而是严申军令:士兵不得擅自离营,不得入附近村落抢掠。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就收获民心!
最后,隋末农民战争打垮了隋朝统治,牵制了隋军大量兵力,使隋朝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使李渊在兵力上面获得极大优势。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兼顾天时地利人和,运筹帷幄,积极准备,考虑周到!
隋末诸侯纷争,战乱连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自太原出兵。八月,在霍邑之战大捷后,乘隋军主力在洛阳附近与瓦岗军大战之机,即沿汾水(今汾河)挺进,连下临汾、绛郡(治今山西临汾南、新绛),进至龙门(今河津东南)。隋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领兵数万屯河东(今永济西南),阻挡李渊军。
此时司马刘文静引突厥大将康鞘利所率兵500、马匹2000赶至,使李渊实力大增。关中起义军首领孙华率兵响应。李渊遂遣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等率步骑6000自梁山(今陕西韩城境)渡河,营于黄河西岸,以待大军。
九月,李渊率军围河东,不克。遂采纳次子李世民与裴寂等建议,留诸将围河东,自引军而西。隋朝诸县多请降。李渊率军渡黄河,进驻朝邑(今大荔东南)并遣长子李建成率领刘文静、王长谐等诸军数万人,进屯永丰仓,扼守潼关,以阻隋军西援;遣李世民率领刘弘基等诸军数万人,沿渭水北岸经高陵(今属陕西)迂回长安。屈突通获悉李渊军西入,遂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城,自领数万人援长安,被刘文静等阻于潼关。
隋末民不聊生,战乱连年,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李渊自太原出兵。同年九月,李渊率军兵围河东。失败后遂采纳次子李世民与裴寂等建议,留诸将围河东,自引军而西。隋朝诸县多请降。李渊率军渡黄河,进驻朝邑并遣长子李建成率领刘文静、王长谐等诸军数万人,进屯永丰仓,扼守潼关,以阻隋军西援;遣李世民率领刘弘基等诸军数万人,沿渭水北岸经高陵迂回长安
李渊遣使告谕不应,对李渊的好意,守城军置若罔闻。十一月,李渊汇合李建成、李世民、刘弘基之兵20余万攻打长安,军头雷永吉率先登上城头,京城长安被攻克。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1]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诸军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此战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础。[2]
太原世家大族李渊集团起兵反隋,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称帝,表明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势力对隋朝统治者的绝望,取而代之;同时,也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抢夺隋末农民战争胜利果实,实现改朝换代的信号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百姓怨声载道。
各地相继爆发起义,愈演愈烈。
徐圆朗起兵鲁郡
刘武周起兵马邑
梁师都起兵朔方
郭子和起兵榆林
薛举起兵陇西
李轨起兵河西
杜伏威率众起兵历阳
窦建德据乐寿称王
为什么说洪都保卫战是明朝立国之战?
洪都保卫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对阵双方为朱元璋军和陈友谅军,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
经过元朝末年,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陈友谅部下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胡美)献江南重镇龙兴(今江西南昌)城于朱元璋,朱元璋改龙兴为“洪都府”,以其侄朱文正为大都督,大将邓愈为江西行省参政,驻防洪都。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4月,陈友谅乘朱元璋出兵救援安丰(今安徽寿县)、江南兵力空虚之隙,发兵号称60万,围攻洪都。守将朱文正按朱元璋坚壁挫锐的计谋,顽强坚守,抗击陈友谅军。当时,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守军且战且筑,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伤亡都很惨重。但朱文正发挥卓越的指挥才华,沉着应战,坚守洪都85天,大量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为朱元璋进行反攻赢得了时间。最终以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战役结束。在败退的途中,陈友谅被杀身亡,朱元璋最大的对手就此死去。朱元璋革命中的三大对手中,陈友谅是最大、实力最强的对手,当时陈友谅与张士诚已有联盟,朱元璋在洪都保卫战打败陈友谅之后,张士诚就是下一个目标,然后他便转头灭掉了商人对手张士诚,打败张士诚之后登基为帝,建立大明朝,至于北元的王保保,那是在明朝建立之后经过多次北征才成功的。
因此,朱元璋整个革命中,陈友谅死去是他革命征途中的转折点,因为可以说洪都保卫战是明朝立国之战。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明朝立国战役莫过于洪都保卫战。说起来也挺让人震撼的,此种神话竟是被当时朝代人人嘲讽的“玩世不恭”的王室公子朱文正创下的。朱文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侄子,但由于平时喜好吃喝嫖赌外并无政绩,所以他在当时明朝王室并没有太高职位,按着古人对“圣贤名将”的标准来评论的话,朱文正那可是差的十万八千里。但是朱元璋可是个“伯乐”,他能慧眼识英雄,他把镇守洪都的如此重任交给朱文正,让好多大臣名将不甚理解。
洪都是朱元璋最重要的战略防守地位,关系着明朝江山社稷的安稳,它的城门较多,所以也是易攻不易守,但是朱文正却守住了,并且以少胜多。当时朱文正带着一万精兵,来防守敌方陈友谅的六十万精兵,此刻洪都保卫战也正式打响。朱文正手下有几员猛将,例如邓愈,防守抚州门,在朱文正的指挥下,用石头狂砸试图用竹竿攀爬进城门内的敌军,让敌军损失惨重,败兵而归。
之后又是对砸破城墙攻入城内的敌军一顿火攻,汉军将领陈友谅看到火器杀伤力如此之大就暂且退出城外。但是朱文正在防守被攻城墙之时还不忘修补城墙,正可谓是有条不紊。然,不肯罢休的陈友谅换了新城门来攻,朱文正命薛显大将来防守,同样把敌方杀得猝不及防。敌方六十万大军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最终还是没能攻破城门,最后被朱元璋的二十万精兵击溃。洪都保卫战防守成功,是历史上少见的以少胜多的防卫战役,也是明朝的立国战役。
此战发生在明朝建国之初,正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天下的时候,当时朱元璋任用其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由于其平时总是不务正业,吃喝嫖赌花天酒地,给人一种很不靠谱的样子,殊不知,这正是他的迷魂计。等到真正作战的时候,朱文正一扫旧貌,有勇有谋,顽强坚守,硬是用一万的兵力对抗敌方六十万的兵力而赢得了胜利,而陈友谅从此元气大伤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此战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产生了巨大的功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立国之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立国之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43715.html发布于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