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欧阳院士-新能源欧阳明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欧阳院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欧阳院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阳志远院士哪里人?
欧阳志远,男,1947年生于四川省雅安市。大学物理专业毕业,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作品有《最后的消费》、《上帝的陶杯》等。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
中国核电站创始人?
欧阳予,男,1927年7月2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核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
1948年欧阳予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57年获得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历任二机部设计院核反应堆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二机部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核电工程总工程师、副院长,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秦山核电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工程总设计师,连云港核电站总工程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欧阳予作为工程总设计师,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核反应堆;主持了中国自主设计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答,欧阳予院士
1927年7月26日,欧阳予出生于四川乐山城区大渡河畔的白塔街。他的家正对着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坐像——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欧阳予就读于乐山一中和武汉大学附中,1948年从武汉大学电机系电力工程专业毕业后,在武昌发电厂和中南电力建设公司任工程师。
被誉为“中国核电之父”的欧阳予
随着我国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相继研制成功,和平利用原子能、建造核电站,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以及核工业的科研人员魂牵梦绕的心事。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华东地区缺电严重,中央决定,在上海附近建设一座核电站,而欧阳予作为我国第一座军用核反应堆的总设计师,顺理成章地成为总工程师的不二人选。
1974年3月,周恩来总理生前带病主持的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关于核工业的会议批准了欧阳予等上报的核电站建设方案和设计任务书,决定作为科技开发项目列入国家计划,以周总理最先提出建设核电站的日子(1970年2月8日)命名,称作“728工程”。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工程的决策几经周折,一度陷入停滞。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发展核电的计划才重新提上日程。1981年11月,国务院终于审议通过以欧阳予为首编写的《728核电站开展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报告》,这一计划才真正落地。1985年3月20日,随着核反应堆主厂房底板的第一罐混凝土的浇灌,我国大陆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万事开头难。“当时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难题,就是核反应堆堆型的选择。”欧阳予回忆,当时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已经搞了一个熔盐堆型的方案,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多次进行对比、论证,“我认为熔盐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离建设工程还有很大距离,而压水堆型核电站占了世界已建核电站的一半以上,从技术上来讲,是当时国际上最为成熟的堆型,具有设计所赋予的内在安全特性。”
最终,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成功的核电站。1991年底,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大陆“无核电”历史的终结。
1991年年底,秦山核电站并网10多天后,我国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出口30万千瓦压水堆型核电站的合同,合同于次年2月生效。欧阳予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座向国外出口建造核电站的总设计师。这座以交钥匙方式承建的商用核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援外工程,也由此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先声。
辛勤的汗水、忘我的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欧阳予等老一辈核电人的努力下,我国核电实现从“跟跑”走向“领跑”的跨越。从第一个军用核反应堆项目到第一座核电站,再到核电“走出去”,面对赫赫功勋和无数的荣誉,欧阳予总是平静地将其归结为集体奋斗,他说:“这是党和国家对我的关怀和鼓励,我本人只不过是核工业这个光荣群体的一个代表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欧阳院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欧阳院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46404.html发布于 05-03